京劇名票汪大蘭

京劇名票汪大蘭        Mary Wong 母親汪大蘭宗梅(蘭芳)從小就喜歡京劇,自幼外公就請富雲霞老師親授梅派青衣,七歲唱《汾河灣》十一歲能演《坐宮》。 她一生崇拜梅蘭芳大師,但由於出身於書香之家父母允許只准愛好不能入行,雖然如此,我母親始終熱愛国粹,一直不斷地認真專研梅派唱腔藝術。 小時候的我常常聽她吊噪子,念道白,和朋友一起探討戲曲。母親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圓潤,寬,亮,甜,曾在各地演出了許多梅派名劇,如《玉堂春》《凰還巢》《宇宙鋒》《白蛇傳》《寶蓮燈》《龍鳳呈祥》等等。與她同台演出的內行名角有顧仰臣,劉秉昆,王玉田,童祥岑,李崇善和姚玉成等。文革開放,傳統戏恢復后,己是高令70多歲的母親,在上海京劇院一团的協助演出下,還有上海京劇院一級演奏員尤繼舜先生親自操琴,在上海逸夫舞台演出了全本的”穆桂英掛帥”“斷橋” 等名剧,深受京劇界內外行友人贊揚和戲迷們的歡迎和愛戴。 記得小時候母親經常說,京劇之能稱為國粹,是在於它對藝術的嚴谨和嚴格,四功五法都要顧全到,服裝和裝扮,演員在舞台上的唱念身段在舞台上都要給觀眾呈現高雅和美的的感覺,而京劇的劇本內容也是有教育意義的,它有忠孝仁儀,盡忠報國, 真摯愛情,善與惡的分別,和教為人處世的人生道理。現在我能有體會到母親說的這一番話。 由於這些年來自己也在不斷的學習和了解京剧,特別是加入了波士頓劇协的10多年來對國粹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深愛,非常感謝我母親給了我京劇的熏淘,也非常感謝劉瑋珊會長為我們的戲曲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平台,讓我們能為弘揚國粹和傳承中華文化盡上一些微薄之力.附上幾張母親75歲登台的劇照.

果仁糯米鬆糕

果仁糯米鬆糕    Jessica Zhang   糯米鬆糕香甜軟糯,溫潤可口,在乾果和葡萄乾的陪襯下,更是回味悠長,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這一款果仁糯米鬆糕用了椰奶,更增加了一份椰香。 糯米粉500克,糖75克,鹽3克,放入適量椰奶,攪拌成剛剛成塊能夠碾碎的糯米粑 用食物篩子將糯米粑碾碎過篩成糯米糕粉備用 準備自己喜愛的果仁:山核桃,南瓜子,葡萄乾(略微泡軟)等等 蒸籠上鋪面積大的cheese cloth,放一個圓形模具,均勻鋪上一層糯米糕粉,再鋪一層果仁,和第二層糯米糕粉,最後放一層果仁。用Cheese cloth蓋上。 大火蒸約25分鐘 用cheese cloth 的邊緣將鬆糕和模具一起取出 將鬆糕脫模,就可以享用了。 鬆糕的果仁還可以用甜赤豆,桂花糖,玫瑰膏或者其他甜品代替,做出不同口味的鬆糕  

蜜糖綠豆糕

蜜糖綠豆糕     Jessica Zhang             綠豆是一種豆科草本植物,原產於印度和緬甸地區,現在東亞各國普遍種植。 明代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載:「綠豆消腫下氣,治寒熱,止泄痢,利小便,除脹滿,厚實腸胃,補益元氣,調和五臟,安精神,去浮風,潤皮膚,解金石、砒霜、草本等一切毒。」綠豆味甘、性寒,無毒,入心胃兩經,具有清熱消暑,利尿消腫,潤喉止渴及明目降壓的功效,對中暑與咽喉炎等有不俗的療效,因此是民間常用的消暑食品。 這款綠豆糕甜香可口,製作簡單,是家居和外出聚餐的好選擇。 去皮綠豆浸泡兩小時,放在大碗中上蒸鍋蒸至能夠捻成粉末。 趁熱加入麥芽糖或者桂花釀,並加入少量融化的黃油,攪拌均勻 用食物處理機或者手持攪拌棒把綠豆打成細緻的綠豆泥 將綠豆泥搓成丸狀,每丸25克 用模具壓成型即可.    

詩歌與平仄

詩歌與平仄    嵇止 前言: 文協合唱團 2018 年度暑期退休會於 8 月 18 在衛斯理城的公共圖書館舉行,本文乃依據當 日漢語聲韻研習心得分享的部分,由原來的投影片內容整理而成。 本文: 詩經楚辭以降,漢詩的傳統已有兩千餘年,歷代文人單從文字的對仗排比,就能樂在其中。 但詩詞歌賦另外還有藉吟唱來發抒性情的功能。漢語每個字有一定的聲調,如果組合得當, 詩文也能變成樂曲。 李白的「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就是一例,趙元任的常州話版,在互聯網上早有流 傳,原音與內容如下: 棄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 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 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 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 […]